2)第二百三十四章纳米隐身技术_带着千年后的科技逃离太阳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有直接吸收所有光线的,有弯曲光线的,也有将光线进行散射的等等。

  经过多方考量,最后王磊还是选择了让光线进行散射这个方法,其它两样方法都有一些致命的痛点,比如将所有光线都吸收掉这种,直接在空间中出现一个黑色的洞,这和不影身有什么区别,有可能还会更加引起敌人的注意。

  而让光线拐弯,这项技术虽然可以实现,但是不提它那说出来能吓死人的造价,就说它那变态级的制造难度就完全没有大规模量产的可能,而且它对所能隐形的物体还有一定的大小,根本没办法让一个大活人完全消失。

  而让光线散射就不一样了,虽然不能做到完全的隐身,但是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,还是很难将其在复杂或是极度单一的环境中找出来的,比如茂密的森林,和万里无云的天空,而在一些有明显直线特制的环境情况下,也可以通过改变改变散射的角度来实现平滑的过度。

  这样一来,不管从任何角度看过去都会是一样的,并且不会出现多视角下,画面不一样,或是画面扭曲的情况。

  这项技术有两样最为重要的技术,一个就是纳米机器人的技术,而另一个则是量子计算机。

  能够改变不同角度的光线散射,并且还要实时进行调整,现有最好的材料只有纳米机器人,并且这种纳米机器人和之前的纳米机器人的外形还不一样,表面都是一些光滑的直角,而圆形的滑动关节则是变小了很多。

  功能也从之前的关节,变成了类似轴承内部钢珠的支撑滑动的功能,让支撑模块与支撑模块之间能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活动角度。

  而滑动模块的大小也从原来的30纳米缩小到了现在的5纳米,之所以变得那么小,全是为了能让光线能尽可能的散射出去。

  而量子计算机则是只负责计数光线射入和射出的角度,其它的计算则全都交由一块1纳米的超导芯片来完成。

  芯片最后的蚀刻,也就是那宽度只有一纳米的线路,全都由纳米机器人来完成,而这种芯片制造最特别的地方在于,必须在失重的太空中进行蚀刻。

  之所以要在失重的环境下进行是因为,那一纳米的线路,其实是一根由碳原子组成的圆柱型管道,如果是在有重力的环境下就行的话,每镶嵌一颗碳原子就得对其进行加热让化学键将其连接起来,不然碳原子就无法一直待在原地,而如果镶嵌一个加热一个的话不仅极度浪费能量,而且时间还非常的慢。

  并且制造工厂要在拉格朗日点上,尽最大的可能降低星球引力所带来的影响,还有其洁净程度,最起码也要比地球空气洁净1万倍,不然空气中飘散的细小颗粒和粉尘会对芯片造成极大的伤害。

  为此还有单独设计一款空气过滤设备,持续为工厂内的环境进行过滤。

  还有很多后续的工作,也要在太空中一并完成,比如封装和测试,总不可能让芯片冒着破损的风险运回地球进行封装和测试。

  如此复杂的设计流程,需要花费不少时间,最起码也要两个月的时间,第一批的一纳米常温超导芯片才能制造出来。

  而这段时间就是努力发展,争取将军力扩大一倍,尤其是海上力量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hh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